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TOP

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罗曼罗兰
版权所有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910次 评论:0

 

作者:樊旭辉

姓 名: 罗曼·罗兰
外文名: Romain Rolland
国 籍: 法国
出生地: 法国克拉姆西镇
出生日期: 1866年1月29日
逝世日期: 1944年12月30日
职 业: 思想家 文学家 音乐评论家
毕业院校: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
主要成就: 1913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
191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
代表作品: 《名人传》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 
 
     
罗曼·罗兰(1866-1944)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前半期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。他出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镇克拉姆西的一个公证人的家庭,小的时候他身体很弱,但他的心灵却有非凡的敏感,莫扎特、贝多芬等的音乐使他入迷,莎士比亚的剧本对他更具有奇异的魔力。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。1886年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文学和历史,一度去意大利考察艺术。1895年获博士学位,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,同时开始文学创作。1904年至1912年间,他完成长篇小说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,在文坛一举成名。罗曼·罗兰前期世界观的积极面和消极面,在他的第一部小说《约翰·克利斯朵夫》中都充分袒露了出来。一方面,他无情地揭示了资产阶级文化的堕落,对德国、法国、瑞士、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,通过克利斯朵夫的经历,控诉了资产阶级社会对艺术才能的摧残。另一方面,他笔下的克利斯朵夫终究不能理解群众,而到骄傲的孤独中去寻找安慰,最后竟然与敌人和好,同现实妥协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他坚持人道主义立场,反对战争。1914年,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,当时罗曼·罗兰正在瑞士。战争使这位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精神上感到莫大的痛苦。在这年的9月,他发表了《致霍普曼的公开信》,谴责这位德国作家为德国帝国主义的战争宣传效劳。接着他又写了一系列反战的文章,揭露这场战争的罪恶性质,后来,他把这些文章汇编成著名的文集《超脱于混战之上》。在西方引起强烈反响。191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。1919年,发表《精神独立宣言》,号召世界各国知识分子联合起来,抵制帝国主义战争阴谋。19221933年,完成第二部多卷本长篇小说《母与子》(旧译《欣悦的灵魂》)。从30年代开始,罗曼·罗兰与高尔基频繁通信,1936年应邀访问苏联。30年代后期,罗曼·罗兰积极投身进步的政治活动,他任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主席,声援西班牙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,并出席巴黎保卫和平大会,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。他与法国进步作家一起,反对法西斯战争,作品遭纳粹特务焚毁。

        罗曼·罗兰的作品大致可分为音乐史和文学两个方面的内容。在音乐史方面,主要有7大卷的《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》(1928-1943)。文学方面有诗歌、小说、传记、评论等。他一生写过21部剧本,总题为“革命剧”的有8部,主题都是关于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,如《群狼》(1898)、《爱与死的较量》(1925)、《罗伯斯庇尔》(1939)等;总题为“信仰剧”的有3部,以反战为主题;现存的以“革命剧”为最多,也最重要。1903年,他发表《贝多芬传》,用英雄主义来对抗“物质主义”(即市侩主义),获得巨大成功,从而促使他撰写古今名人传记。先后发表有《米开朗琪罗》(1906)、《米莱传》(1911)、《托尔斯泰传》(1911)和《甘地传》(1923)。此外他还写有长篇《哥拉· 布勒尼翁》(1919)、《格莱昂波》(1920)、中篇《皮埃尔和吕丝》(1920),文学评论《旅伴》(1936)、回忆录《内心旅程》(1959)等。

 romainrolland.jpg


 

13
Tags:法国 作家 责任编辑:诚艺信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: 
上一篇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 下一篇德国戏剧家和诗人席勒

广而告之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 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