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

TOP

51年前给巴老写信的深圳读者找到了
版权所有 来源:晶报 作者: 【 】 浏览:494次 评论:0

res01_attpic_brief.jpg

参加揭幕仪式的嘉宾们参观展览。

res04_attpic_brief.jpg

展览展出大量巴金作品的书影。

res07_attpic_brief.jpg

展览吸引了学生们前来参观。

res10_attpic_brief.jpg

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介绍巴金的情况。

    巴金与深圳有着怎样的缘分?昨日在深圳中心书城开幕的“忘不了——巴金·深圳图片文献展”给出了完整解答。展览以大量珍贵照片、巴金先生的手稿以及图书书影,展示了这位文学巨匠的百年风雨人生。1960年深圳市民写给巴老的信、小学美术教师有感而发为巴老创作的肖像画、巴老晚年文稿曾经在深圳中转出版……这些与深圳有关的展品和故事在开幕现场备受关注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51年前给巴老去信的深圳读者已找到,今天将来到展览现场,亲历时光穿越的欣喜,讲述与巴老的故事。

立体再现巴金一生

    本次展览由巴金故居、深圳报业集团、深圳出版发行集团共同主办,晶报社承办,将在中心书城南区二楼展出至11月25日。著名剧作家宗福先,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、巴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周立民,巴金外孙女祝云立以及深圳市委外宣办主任陈金海,市文联主席罗烈杰,出版发行集团总经理尹昌龙,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、晶报总编辑胡洪侠等出席了昨日的展览揭幕仪式。

    今年11月25日正好是巴金先生108周年诞辰。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感谢深圳主办方促成了这次文献展。他说,“忘不了”是一份情感记忆,在领略巴金的一生时,也让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,让我们珍惜生命中所拥有的一切,特别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,比如情感、记忆、信念或生活的态度。没有功利、没有目的,走进这个展览,走进历史的深处。

    展览分为家、春、秋三大部分,通过数百件手稿、书信、照片、书籍、绘画和物件,展现巴金一生的生活和创作轨迹。展览还根据巴金的文章和日记,生动再现了巴金1936年和1966年“巴金的一天”的场景。除静态展示外,现场的“数字有声图书馆”也颇受欢迎,读者只需轻触屏幕,就能打开巴金的书稿进行阅读。

两顿午饭结缘深圳

    巴金曾与深圳结下缘分。在巴金的日记里,深圳这个词出现过两次。周立民说,1963年10月31日和12月6日的巴金日记中,记录了巴金率领中国作家访日代表团经过深圳去香港,再赴日本。这个代表团的成员有冰心、严文井、许觉民、马烽等人。这两次停留都是吃午饭。

    1990年5月17日,冰心在给巴金的信上说:“吴青(冰心的女儿)是天天巴金舅舅不离口,总说‘您和巴金舅舅去深圳聚聚多好,我和小林(巴金的女儿)也去。’”然而遗憾的是,因为身体原因,两位老人都不曾在晚年有过深圳之行。

    周立民说,巴金晚年重要著作《创作回忆录》和《随想录》的最初发表,也与深圳有些关系。《创作回忆录》部分稿件是先寄给深圳一位叫“王家祯”的先生,再转给香港《文汇报》总编辑曾敏之的;《随想录》的部分稿件也是通过《大公报》在深圳的办事处转到香港发表的。深圳无意中在老人的晚年创作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。

50多年前的深圳来信

    巴金一生从未领过国家的工资,靠的都是出书的版税生活,他常说“我是靠读者养活的,读者是我的衣食父母”。所以,很多年来,巴老都认真保存着每一封读者来信,在巴金故居中,目前已藏有上万封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。本次展览“巴金与深圳读者”板块就展示了深圳读者写给巴老的书信和贺卡。他们有的是向巴老表达崇敬之情、请巴老签名题词;也有的将自己写的诗作寄给巴老,请巴老指导。其中,最早的是1960年深圳新华书店雷子源的来信。令人欣喜的是,退休多年的雷子源仍在深圳,他今天将来到展会现场,和自己当年寄出的致巴老的信件来一次时空穿越。

    “寻访我和巴金的故事”是本次展览的另一亮点。展览开展前,晶报曾发起征集活动,向市民征集与巴金有关的信札、照片、签名图书等实物和影像资料,不少市民参与其中。现场,深圳小学美术教师禹天建带着他的中国画《人民作家》前来,这幅画正是以巴金为素材。禹天建说,看完《随想录》后,他感触良多,巴老提倡讲真话做好人的精神,是这个时代非常需要的。

晶报记者 邓妍/文 张定平 赖犁/图

15
Tags: 责任编辑:诚艺信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: 
上一篇2012三国杀“王者之战”决战紫禁.. 下一篇会然将举办“新桐初引”个人画展

广而告之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 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广告位